水星| 天上如是地下亦然

  瑪麗·加西亞 星空凝視文化

- 作者 -

Mari Garcia
瑪麗·加西亞
- 譯者 -
瀅晴

1
PART
在世界的邊界

我正在完成我的第一部關於占星哲學的著作初稿。這本書叫做《神的維度——西方占星學的精神根源》(The Divine Dimension: The Spiritual Roots of Western Astrology)。這是我所做的嘗試,我試圖回到希臘柏拉圖主義傳統下的西方占星學根源,並通過其背後的哲學和世界觀進行思考。

有一個單一的核心議題是我們西方哲學傳統中的基本主題,它從希臘早期——我們現在所說的前蘇格拉底時代——一直延續至今天我們生活的世界。這個核心議題就是“心/物二元論”。基本上,我們在內擁有心智,在外擁有一個物質的世界,而我們需要一種思考它們如何連結的方式。

在柏拉圖主義的世界觀中,我們同時生活在兩個世界或維度——永恆和現世中。我們通過向內看,在我們的心中進入永恆的維度,而通過向外看、感知物質世界,進入了現世的物理維度。內在/心靈與外在/物質確實是兩個不同的經驗維度。兩者都是人類的一部分,你無法在整體的經驗中減去其中任何一個。你無法將內在經驗歸為附帶現像或物質世界的副作用,也無法將外在感官體驗歸為內在心智產生的一種效應。

這是我們人類完整經驗的兩個維度。它們相互關聯,它們反映彼此,它們互相連結。

柏拉圖主義對此的處理方法是:以永恆的維度作為第一維度,視物質的現世世界為第二和衍生的維度。柏拉圖主義者認為,關於世界的知識是我們內心固有的,並最終由內部獲取。希臘傳統的亞里士多德派則從另一個方向開始,認為我們從外部經驗中獲得對世界的了解,並將其抽象化進而轉為內在的知識。兩者試圖從相反的方向建立這種連結,並且都有站得住腳的觀點。

而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嘗試從一個有些許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重點在於水星這顆行星的作用。


2
PART
在邊界上

我想以我們人類的完整經驗作為出發點,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作為人類,我們永遠不會分開去體驗心靈和物質。我們在物理的物質實體中意識到精神存在。 

在經驗中我們的出發點是意識-經驗-心靈與物質。我們總是從感知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選擇向外看並感知物質世界,也可以選擇向內看並感知精神世界。我們的意識處於內在-外在、心靈-物質的邊界,我們可以將意識轉向任何一方。

有心靈就有物質——還有第三點,即兩者交界處的意識。



我們的心智在這兩個世界的交界處。





我們可以沉浸在外部世界中。我們也可以沉浸在內部世界中。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外部世界時,我們就處於心智這條邊界線上向外看。而當我們轉向內在的時候,我們一樣處於同一條邊界線上,但向內看。



我們的心智跨越了兩個世界。而代表跨越、連結的行星是水星。

我們不是從內向外看;我們是在邊界上往內和往外看。





在占星學中,水星是橋樑、是連接器。心靈與物質世界之間的聯繫是有意識的感知。

我認為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是我們人類意識的關鍵:



內在和外在現實之間的聯繫就是我們有意識的心智。




我想用幾張圖來幫助大家理解這一點。


3
PART
行星的喜樂宮

這是一張行星的喜樂宮位圖。太陽、木星和土星這三個日間行星都位於地平線上方,而三個夜間行星——月亮、金星和火星則位於地平線下方。

水星則位於地平在線,即在邊界上。

你可以將地平線之上視為向外聚焦於白天的世界中,將地平線之下視為向內聚焦於我們的夜晚的世界中,夜晚的世界包括(但不限於)我們的夢境。


4
PART
內在與外在

這是我們觀察經驗世界的另一種方式,這張圖將我們意識的邊界線描繪為垂直線,線的左邊是我們的內在經驗,我們稱之為心靈,而線的右邊是我們的外在的感知經驗。

水星處於內在經驗與外在經驗之間的邊界。

我們的心智橋接了兩個世界,並且存在於在這兩個世界中。

這裡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內在和外在都是共享經驗的領域。我們的心智在外部是開放的,同時在內部也是開放的。

往外,我們對這世界的芸芸眾生開放,往內,我們也向其他有智識的存有——希臘人談論的神與魔鬼時指的就是它們——敞開大門。

你心中要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我們的心智是開放的。


5
PART
其上和其下

這同樣是針對經驗的模型,但方向是不同的。

在占星學的宇宙中,我們人類處於天地之間。永恆的世界在我們之上,物質的世界在我們之下,而行星在兩者之間起著媒介的作用。

當你觀察後柏拉圖主義者,尤其是普羅提諾(Plotinus)時,當他們談論存在的不同層次,並在意識中上升到與太一(the One)合一時,很明顯,他們沒有勾勒出理論的模型,他們是在描述一種生動的經歷。

然而,在此非常重要的是,我堅信,當我們閱讀有關希臘諸神——占星學諸神的文字時,那些對神的描述也取材於經驗。


6
PART
在內開放

必須強調的是,我們的心智在內是開放的。

這與我們平常對自己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我們認為我們「內部的」心智是完全私密的,並且我們於內在感知到的任何圖像或聲音都只是我們的想像,是我們自己的心智在運作。

然而我不認為這麼簡單。我們對於內在的影響是開放的。

如果你曾經進行任何將神或內境「可視化」的操作,——我有做過——你會知道你可以達到一種境界,那個境界感覺像是你不再想像任何事情了。性質完全改變了。這個經驗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真實感,並且你可能感到你在面對另一種有智識的存有,而你絕對不會覺得「祂們」只是我們心智的一部分。這是一種“他性”(other-ness)的經驗。

同樣地,那些定期禱告的人——我就是如此——會有一種強烈的感受,那種感受是你正在面對另一個“人”,你的禱告不是獨白,而是真正的對話。

或者,你也會有這種經驗,即某個想法或影像似乎無中生有地出現在你的腦海中。因此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是,或許我們的某些想法並非源於我們自己。


7
PART
水星與占星學

占星學描繪的就是我們上方的天空與我們的人生以及所生活的地球之間的對應關係。結合本文的討論內容,它就是內在世界秩序的隱喻,因為它可以在外部世界運作。請記住,內心世界並非源於我們的主觀思維;它遠不止於此。

天上如是,地下亦然,如其在內,如其在外。

然而,認識世界的關鍵是水星,我們的意識。


總結

我想在這篇文章結尾總結一些要點。

我們的思維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我們生活的世界、內在與外在聯繫在一起。內在與外在的世界並無分野,兩者也不是分開的。內在與外在是連結的,而我們的意識是這中間的橋樑。

我們的經驗有兩個維度,兩個截然不同卻相互連結的世界。要成為完整的人並完全覺醒,我們同時需要兩者。我們必須對內在和外在都保持覺察。

我們的心智在內部對高智識存有的影響開放。古希臘人稱示祂們為神和魔鬼,基督教傳統則重新命名祂們為天使。一些現代心理學對此重新架構,將其稱為原型。不論我們怎麼稱呼祂們,祂們是真實的、有智識的、有力量的,並且祂們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帶來善與惡。

這個影響的好處是我們得到了指引和支持。而壞處——也是我們需要警剔的——是,我們會受到各式各樣存有的影響,有些對我們有幫助,有些則有害。我們需要保持自我覺察,以及教會所說的「精神識別」。無論我們如何被影響,總是需要理性的選擇和自覺的決定。感到我們受到神或天使的啟發並不能免除我們對自覺的責任。希特勒也確信他是在遵循上帝的指導並實現神聖的命運。

在整個希臘傳統中,無論是主要的柏拉圖流派,還是與其互補的亞里士多德派觀點,關鍵的要素就是“我們的理性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人”。在傳統中這始終保持著中心地位。這是我在這裡最強調的一點——我們使用理性和自我意識選擇的責任。

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調整自己。我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在今生和來世為此承擔後果。

正如人類有意識地察覺、運用理性和思考一樣,我們是內在世界與外部世界之間的整合點。我們有意識的心智完成了連結兩個世界的循環。這就是我們在宇宙整體中的作用。正如眾神和守護靈將我們連結到自己的源頭一樣,我們也完成了與外部世界的連結,我們是更大的存在鍊或存在周期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而當我們在更高的智慧和價值的指導下,我們能夠最有效地發揮作用。我們並不是完全自主或任意而為的,我們於存在鍊中佔有一席之地。在這裡,我們的義務不是無意識地服從,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並行使思想自由和選擇自由。我們崇敬在我們之上的智慧,並對如何處理我們之下的層次負責。

最後,當我們在各個層面都完全地活著的時候,我們就是最完整的人——覺察並作用於我們外部的世界,覺察並作用於我們內部的世界。這也包括了我們對於選擇內在指引的責任。

END






MARI GARCIA
瑪麗·加西亞

占星諮商師,在南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Astro Logos完成正規的占星學學習後,於1995年從澳大利亞占星師聯合會獲得執業者證書,並在同年以最高分數獲頒艾倫·約翰遜( Alan Johnson)金質獎章。

她曾在澳大利亞占星師協會會(Federation of Australian Astrologers)雙年大會,聯合占星大會(UAC),軒轅十四古典占星學協會(Regulus Astrology Conference)舉辦線下演講外,亦在線上國際打破邊界會議(International Breaking Down the Borders Conference)舉辦過在線演講。除此之外,加西亞亦定期為FAA-SA演講,並且是國際占星學會,VAA,QFA和FAAWA的客座演講者。

加西亞是2012年出版的《天梯:天堂的階梯——占星學論文合集》(Scala Coeli: A Ladder to Heaven- A Collection of Astrological Essays)的協作者。她亦編輯了《當代世界中的古代藝術:奧徹利斯97會議報告》(An Ancient Art in the Modern World: Australis 97 Congress papers),並且是文章選集《澳大利亞形象的世俗面向》(A Mundane Look at Australian Images)的撰稿人,以及《名人出生星盤》(The Book of Notable Births),《宇宙世界占星學初級讀本》(Astro Mundi Astrology Primers),《古典占星學術語詞彙表》(Traditional Astrology Glossary of Terms)等學生刊物的編纂人。加西亞還定期為當地及國內外出版物,包括《幸福占星學》(WellBeing Astrology)寫作加西亞的興趣包括世運和政治占星學,神話學和古典占星學,以及在現代環境中古典技巧的研究和應用。






版權聲明:本文經授權翻譯發布。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星空凝視占星學院的立場。圖片主要來源於網絡搜索,如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我們的郵箱是:skygaze.sata@gmail.com,感謝您對SATA的支持!作者:瑪麗·加西亞|譯者:瀅晴|審訂:Zora Gao |主編:Holga |編輯:菠蘿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拿什麼擁抱你,我的月土對沖”

十二個宮位的光明與黑暗

「神奇的PNL」從出生前的新月/滿月探索父母對我們的期許